协会到鲁西南、泰安、济南等地调研
发布时间:
2023-05-08
为提高我省日用玻璃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总结环保治理经验以及后疫情如何发展,协会于2023年3月25日开始组织调研组对行业智能制造和环保治理状况进行调研,以推动我省日用玻璃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调研组由山东省日用硅酸盐工业协会会长/研究员王均光带队,成员有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刚、副秘书长赵晋东、办公室秦宝生、副秘书长刘宁等组成。
在郓城县与郓城县酒类包装印刷行业协会会长张平、协会副会长徐青山、协会秘书长徐长蔚以及山东郓城正华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威顿(郓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山东永信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晶玻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的有关领导与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切的交谈并考察了部分现场。近年来郓城县日用玻璃企业的窑炉已全部采用天然气、焦炉煤气等清洁能源,在环保、节能、智能化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伐,部分企业已采用了先进、节能的磁悬浮空压机等设备。
在济宁市分别与山东曜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正本以及山东金鑫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勋灿等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交谈并考察了工厂。山东曜晖集团致力于高硼硅耐热玻璃器皿、超薄柔性玻璃以及其他特种玻璃技术的研发和制造;山东金鑫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医用玻璃输液瓶、白酒瓶、喷涂烤花瓶等,2个公司窑炉已全部采用电能与天然气。
在枣庄市与山东联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种道友、总经理褚夫良以及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交谈并考察了工厂。公司现有固定资产近4亿元、员工500余人、产量达30万吨,公司使用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采用压、吹法和吹、吹法在多个产品上实现了轻量生产,主导产品普白料、青白料系列瓶畅销全国,部分产品直销国外。另外在智能制造方面也出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临沂市分别与山东鲁冠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臧保存、总经理刘付亮等管理技术人员以及山东景耀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薄文才、办公室主任付震等10多位管理与技术人员参加了座谈。山东鲁冠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近年来专业研发和发展高白玻璃广口瓶,形成了以食品罐头、饮料、酱菜、保健品瓶、白酒瓶等十大类品种为特色的优势产品组合,成为国内较大的专业生产广口瓶的企业之一。山东景耀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轻量化啤酒瓶研发、生产,年产各种料色轻量瓶30多万吨。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专利明星企业、临沂市“最美纳税人”、临沂市新旧动能转换高成长性企业等称号。调研组与公司人员进行了下一步公司发展用能进行了交流研讨认为:利用厂区东侧大型焦化项目产生的焦炉煤气作为新上项目的燃料,可充分利用资源,属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公司应抓住的一个重要发展机遇。
在日照市分别与山东鼎新电子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焦兴华、办公室杨加全主任等管理技术人员以及山东三汇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宗志、总经理李明进行了座谈交流。山东鼎新电子玻璃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高档指甲油瓶、香水瓶、膏霜乳液瓶、眉膏瓶等发展,产品瓶型达4000余种,年产量达20亿只,公司目前以电炉生产为主。山东三汇玻璃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高硼硅耐热玻璃和钠钙硅玻璃制品,公司现有三个分公司,下辖10余个玻璃制品生产车间、30余条生产线,年产量15万吨、各类玻璃制品3亿余只,公司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产品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与国外,目前新开发的“红”色料系列产品深新受客户喜爱。
在淄博市走访了山东众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经理聂青海、张延东就脱销催化剂的结构设计以及如何降低氨逃逸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公司不仅从事蜂窝式SCR烟气脱硝催化剂的研发和生产,同时在催化剂检测,失活分析,寿命管理和反应器设计,安装,调试,性能优化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公司新建设的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在泰安、济南市分别与山东泰山生力源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山、安全总监绳启云以及山东鲁中啤酒原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尚宪启、经理王奉全等管理与技术人员参加了座谈。山东泰山生力源玻璃有限公司是国内有影响的瓶罐玻璃企业,参与起草多种瓶罐玻璃标准,是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多料色的白酒瓶、啤酒瓶、黄酒瓶、调味品瓶、葡萄酒瓶、罐头瓶、医药瓶等产品不仅享誉国内,还远销美国、韩国、加纳等国家和地区,年生产能力已达50万吨。山东鲁中啤酒原料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麦芽、瓶盖、啤酒瓶等,现有玻璃窑炉6座可生产各种型号的玻璃瓶,年产啤酒瓶达8亿只。
通过调研发现:
一、企业已逐步开始智能制造建设
智能制造是基于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率效益和柔性的先进生产方式。
目前部分企业已实现了配料自动化、窑炉自动控制、自动成型、产品自动检验(异形瓶还没有实现)、自动码垛包装、自动输送至立体库,生产过程的部分参数已开始采集、实时监控,逐步实现行业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但采集后的数据智能分析计算、提炼并应用到各个生产环节的智能化调整还没有实现,离智能工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工艺与专业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去完成。
二、环保治理水平稳步提升,但也存在窑炉的“烤窑”等环节期间要求达标排放的问题
目前我省日用玻璃企业通过改造提升环保设施、配置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实时上传等措施,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经企业共同努力,环保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排放标准执行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8)的要求。
但在执行环保标准过程中,也出现了环保技术无法解决的行业共性特征问题,由于环保相关标准中没有相关的应对措施。如《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炉窑》(HJ1121-2020)等标准及文件没有规定日用玻璃行业“烤窑、换向、热修、停炉”期间大气污染物排放予以豁免的相关条款。但烤窑是日用玻璃生产的工艺特点所决定的,全国及全世界玻璃窑炉投产都需要这个过程,如果不按照热力学升温曲线烤窑,将会导致设备报废和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烤窑期间,由于烟气温度低、窑炉烟道温度不稳定、烟气水分大,导致脱硫、脱硝、除尘设备内产生严重结露、析水现象,致使设备损坏或报废,因此烟气治理设施不能开机运行。
三、技术进步明显
部分企业已采用了先进、节能的磁悬浮空压机等设备;采用屋顶太阳能发电节能减排;轻量化瓶等新产品的开发不断出现。
更多资讯
页面版权所有 © 山东省日用硅酸盐工业协会